中侨马院教师代表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训练营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20   浏览次数:100

720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中侨马院”)教师代表赴山东青岛,参加了由高等教育会议中心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参赛全攻略与高校备赛训练营。此次训练营聚焦于充分发挥教学竞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度理解参赛要求、系统掌握备赛方法,进而全方位提升教学水平。活动特别邀请了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的获奖教师,他们秉持着“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理念,精准剖析竞赛要点与参赛策略,为参会教师明晰参赛流程,增强参赛信心。

会议伊始,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职专科)”特等奖获得者廖杰老师,紧紧围绕“学情为基、内容为王、设计为要、衔接为桥”这一主题,深入阐述了参与教学比赛时,处理好学情、内容、设计和衔接四个关键方面关系的重要性。廖杰老师指出:思政课比赛的成功,关键在于两个要点:其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基于不同专业的学情分析是重要前提,要全面了解学生来源和特点、学业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发展诉求等,针对学生们个性的差异,从共性和个性、优点和不足等维度去分析,以实现教学“供给侧改革”。其二,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相关文件通知要求,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切实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用”、“认同什么”的三维目标问题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

下午,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形势与政策(本科)”特等奖获得者、华侨大学董慧鹏老师,围绕“初见”“磨砺”“蓄势”“上阵”四个关键词,结合自身丰富的参赛经验,对参赛文件进行了详细梳理,并总结了实用的参赛技巧。董慧鹏老师深入分析了教学展示活动的资格准入条件、教学竞赛单元的选题策略与材料准备要点,分享了现场教学展示的备赛心得,还着重强调了现场教学展示时的临场注意事项。在讲解过程中,董慧鹏老师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深度剖析,还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进行生动展示,完整呈现了从参赛前的选题构思、教案设计,到现场展示的全过程,助力参会教师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比赛要求,更高效地提升备赛能力。

晚上,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思想道德与法治(本科)”特等奖获得者、暨南大学张冉妮老师开门见山,点明“守正”与“创新”的重要性。她强调,在教学理念和内容上要坚守正道: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夯实价值根基、筑牢理论本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紧扣本土之魂、呼应时代之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化阐释,致力于“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在内容精炼重构与编排逻辑优化上则要力求创新:开发“问题链·主题库·资源包”三位一体教学工具,围绕“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索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主题,实现小学故事化、初中案例化、高中议题化、大学学理化的梯度设计,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助力。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是由教育部主办的、是一项高规格、高标准教学赛事,全面检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育成果,在高校思政领域享有高度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中侨马院教师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结识了来自不同省份的优秀教师代表,与同仁交流了教学经验和心得。通过交流与学习,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上好思政课,必须构建“学生+教师+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格局,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深入研究学生心理,透彻理解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新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教学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具吸引力的思政课堂。




撰稿人:黄甜 

陈艳 

审稿人:封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