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挖“三种文化”资源,厚植思政课建设力量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研讨会暨集体备课会 |
|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01 浏览次数:289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1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文信息楼518会议室召开深挖“三种文化”资源,厚植思政课建设力量根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研讨会暨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得到业内有关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兄弟院校的积极响应。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爱祥教授、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依娜教授、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莺教授、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云龙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元梁教授、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蒋方平院长和汤正东老师,以及线上的兄弟高校的老师和中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参加会议并进行研讨。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郭晓平主持。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郭晓平致辞。郭院长在致辞中谈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如何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富有时代感和针对性,是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她强调,本次研讨会暨备课会的主题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希望在各位教授、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思政课建设质量能迎来一个新的提高和飞跃。
在主题发言环节,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爱祥围绕仪典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和实践理路主题,通过深入剖析仪典文化的价值内涵,阐释了如何将仪典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堂,实现与思政课堂的双向融合,充分发挥其价值传递、情感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真正做到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依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法课”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从儒家思想文化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际,系统阐述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切实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格局。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莺以上海地方文化为视角,从海派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定体现,其所蕴含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为职业教育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素材,到利用上海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深刻领悟革命文化基因,再到发挥上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高地的区位优势,将上海创新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具体阐述,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云龙就赓续红色体育文化,打造体育特色“大思政课”进行了分享,基于红色体育的内涵与特征,回答了如何做到善用大思政、红色体育资源为大思政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围绕红色体育资源建设的思政课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几个问题,为特色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借鉴。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张元梁带来体育科技文本数据挖掘及可视化分析的主题分享,他阐述了文献计量学的内涵和作用,并以思政课程建设为例,演示了具体的内容图谱,阐明其为高效推进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的价值所在,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相关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毛瑞明结合暑期瑞金实地调研经历,从讲好苏区革命故事,让思政课的课堂教学鲜活有趣、用好苏区革命遗址,让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可感可及、以及强化精神感召,让思政课的影响力量持久深远这三个方面,对苏区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生动且深刻的分享。
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教师汤正东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为时间背景,分享了对以三种文化夯实思政课建设的实践向度的认识与思考,阐述了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要先学先懂先用、善用社会资源,丰富思政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提升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甜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关于儒家文化融入“德法课”的所思和所悟,她谈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设计与与儒家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融入的比重、形式和表现力度,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接着,在交流发言环节,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方平分享了挖掘金山地区文化资源用于思政课建设的一些思考和经验。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杜娟表示,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毛娅妮谈到,在未来教学中要积极探索融合之道,为学生打造更具深度与魅力的思政课堂。 最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天喜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研讨会暨备课会内容丰富,视角新颖,覆盖面广泛,为思政课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启发,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期待未来可以持续推进常态化联合备课机制,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共同推动思政课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
撰稿人:焦雪滢 审稿人:郭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