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新任老师岗前培训 ——守初心、担使命、育新人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21   浏览次数:97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新入职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9月29月21日,马院进行了为期20天的2024年新任教职工岗前培训,马院领导和老师们带领新入职的11位教师积极展开迎接新学期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相关工作。

立德树人守初心

为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马院领导班子为新进教师讲授了生动的“入职第一课”。

党支部书记封晓莉用身边的实例生动阐述了如何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者”、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配合学院和学校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活泼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例如:马院的学生社团指导也是思政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用实践育人的方式让学生见证时代变化、感悟发展成就,成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新一代中侨青年。常务副院长张天喜鼓励新老师从心理上适应从“学生”向“先生”的转变,她指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醒新进教师要有情怀和使命感,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新任教师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在中侨讲台上,做好一名思政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在中侨学子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学副院长郭晓平与大家分享了学生心理特点及师生沟通策略。重点强调了学校相关教学规章制度,督促新老师务必反复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将理论知识用学生更加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

凝心聚魂担使命

为让新任教师更好地适应新岗位,在新学期工作中开个好头,马院开展了新任教师与教研室之间积极联动,帮助新老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抓手,好入手”。各教研室主任及其他教师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课程、集体备课、教案撰写、教学大纲整理、科研方向定位等方面耐心地指导新任老师,切实做到了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

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王猛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叮嘱新老师要理论基础扎实,才能在课堂上生动讲授,要养成良好的史学素养和爱国情操,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美玲老师在指导新任教师课程教案编写过程中认真负责,反复打磨,组织新教师“开学第一课试讲活动”,激发新老师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王雅娜老师提出,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生动形象地为新老师理清了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互相成就的关系。

踔厉奋发育新人

为了让新老师们更快地融入到育人工作中,学院积极组织和鼓励新老师们参加各项教学与实践活动。在《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学院组织新教师们按照课程要求,准备课程资料,打磨教案,苦练基本功。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新教师的职业素养,学院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全体老师观看电影《我要当老师》。观影后,新教师们受到极大鼓舞,立志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做好一名思政教师,在中侨发光发热。在9月18日和9月21日,新生报到之际,新老师们在封书记的带领下参与了“迎新车上的思政课”跟车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新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和外界好评,也让新教师们深深懂得做一名思政教师需要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堂不能止步于讲台,而是要融入生活大舞台。

撰稿人:李雪、杨丽

审稿人:封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