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红色足迹,传承苏区精神 ——上海中侨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原中央苏区研学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8-30   浏览次数:25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丰富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024年8月10日至20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为期10天的赴原中央苏区研学活动,踏寻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汲取精神力量本次活动重点围绕三个部分展开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践研学

专题讲座   学思中砥砺初心

本次活动中我们集中聆听了瑞金市委党校副校长王俊峰教授和青年教师刘青环的专题讲座。王教授讲授的专题是《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系统还原了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时期我党在极其艰难的斗争环境下书写的壮丽诗篇,深刻阐述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刘老师则是在“二苏大”会址现场给我们讲授《中央苏区的群众路线》。党在中央苏区时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铸就了伟大的苏区干部好作风。两次专题讲座的开展,让老师们在理论学思中砥砺初心,吸取奋进力量。




现场教学   在场景中重温历史

这次活动安排了多轮现场教学,马院教师跟随专业解说员的讲解在一个个场景中重温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叶坪革命旧址。在这里,马院老师参观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瞻仰了红军烈士纪念塔,并敬献了花篮和重温了入党誓词。叶坪每一处旧址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波澜壮阔的历史。




沙洲坝革命旧址。在这里,老师们认真聆听了《红井思源》的感人故事,集体追忆了课本中《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著名篇章,集中参观了“二苏大”旧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身处礼堂中,老师们倾听历史的回响,感叹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智慧。

叶坪镇“红军村—华屋”。在这里,老师们聆听了“红军村”的村史和“十七棵松”的故事。青山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7棵松代表着牺牲的17位华屋籍红军烈士。向青年致敬!向烈士致敬!


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在这里,老师们参观了邓小平在苏区工作时的地方,触摸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阅览着一段段详细的史料,聆听着《一碗清茶话迎送》的红色故事。今年,恰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让我们在重温苏区时期邓小平事迹中,永远铭记这位伟人的历史功勋。


长汀红色之旅。在这里,老师们先是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瞻仰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深切缅怀他短暂却生命无限的一生。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与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毗邻,老师们认真学习了杨成武将军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满腔豪情。

兴国将军县。在这里,老师们先后参观了兴国将军馆、将军广场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感受兴国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叹兴国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的巨大贡献。


实践研学   在行走中知行合一

本次研学活动我们也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优势注重在行走中交流研讨,充分挖掘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真正将调研走实走深走细

前往长征第一山——云石山,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重走长征出发路,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砥砺初心顶着烈日冒着大雨一路泥泞一路崖壁盘旋来到盘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深情瞻仰,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赶往福建古田会议会址,回顾了古田会议召开前后的历史重温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纪念园”,通过丰富的展览和雕塑,将革命历史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园,学习苏区军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前往中央红军长征渡口旧址,立于渡口,倾听历史的回响感受那段红军开启长征伟大征程的峥嵘岁月前往罗汉岩参观汀瑞游击战旧址追忆苏区军民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开展游击战的斗争过程

为期10天的研学在一场收获满满的座谈交流会和一场激情欢快的红歌会中结束在座谈交流会中所有老师都发表了研学感言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研学是身体和灵魂的双重之旅。身体之旅因为每一天都在行走;灵魂之旅因为每一天都感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在“红歌会”活动老师们用红梅赞》《四渡赤水出奇兵》《东方红》《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首首红歌向革命先烈致敬。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在奋进新征程中,上海中侨马院坚持弘扬苏区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走好属于我们中侨马院人的新长征

                                                        撰稿人:刘咏玲 杨丽

审稿人:封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