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送暖 绿柳扶苏”------九堰养老院敬老慰老活动 |
|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4-03 浏览次数:161 |
“你们的表演好精彩啊,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啊!”“你们做的甜品很好吃,我们很喜欢““你们要是明年再来,我就满一百岁了”在老人们的夸赞和依依不舍的告别声中,由中侨马院及中侨大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开展的留溪康养中心“春风送暖 绿柳扶苏”敬老慰问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中侨马院在九堰留溪康养中心成立教学实践基地以来,每年至少举办四次大型的敬老慰问活动。养老院的老人们盼望着中侨青年带来的青春与欢笑,中侨青年也积极在养老院奉献服务与爱心。在本次活动中,中侨师生不仅给老人带来了精彩的节目和精神抚慰,同时,在和老人们的相处中,大家也都感受到被老人需要的满足和幸福。 中侨师生对老人们的牵挂已成为一种自然的情感,平时的习惯。学生们纷纷表示,在养老院的获得远远大于自己的奉献,不知不觉之中,老人成为亲人,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看到的故事、笑话、新学的魔术等,都想与老人们分享。每次慰问活动都会精心准备精彩有趣的节目以及适合老人食用的小甜点,同时积极主动为老人们做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未来,养老院慰问活动也将会一年年,一届届通过中侨学子传承下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做人 做事 做学”办学目标。也为响应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开展有益的调研探索,为早日实现“以人为本 、美好老龄 、智慧养老”的愿景贡献青年力量。 下面请感受中侨师生热情洋溢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演出吧! “请用午餐”一碗碗刚出锅的饭菜送到了每一位老人的手中; “给您筷子”“这是汤勺”,一张张青春的笑脸、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养老院的餐厅。可爱的中侨师生正在践行可贵的职业精神、劳动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在小事上彰显品德力量。
另一边,表演的同学正在会议室紧锣密鼓的布置表演场地、进行节目彩排,他们认为“再小的艺术表演也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深知大国工匠都是从脚下起步。 罗艳同学主动担任主持,落落大方、自信昂扬的开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春日阳光照在嫩绿的树叶上,折射出新生的光芒。她用如窗外春风一般和睦的开场白拉开了表演的帷幕。 随后由周俊敏、张澜沁、刘羽怡、张桐欣四位同学为老人们表演了经典节目【三句半】,俏皮夸张的演绎风格将在场的老人们逗的哈哈大笑,他们将传统的演绎方法与新时代的内容相结合,新老文化的碰撞擦出了绚丽的火花,将现场气氛调动了起来。紧接着,中侨舞狮队的两只狮子威风凛凛的出场了,一黄一白两只狮子辗转腾挪,或跳或跑或卧或立,摇头晃脑,摆头甩尾,用高超的技艺收获了一阵阵的掌声。
声情并茂的【诗朗诵】和载歌载舞的【桃花朵朵开】又把气氛推向了高潮,老人们拍手叫好、一致点赞。在欢快的歌声过后,由李天羽同学带来的毛主席的诗《沁园春·雪》,引得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人一起诵读,抒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戚秦铭、周尔斐、朱嘉斌三位同学给大家演唱了歌曲【喀秋莎】,轻快朴实的乐曲勾起了许多老人美好的回忆,感受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中,中国一步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强起来”的辉煌成就。 龙寓意着祥瑞和繁荣,也是智慧和才华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今年正值农历龙年,中侨舞龙队以他们精湛的技艺,舞出了中侨青年向善向美的精气神。舞龙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欢快紧密的鼓声伴奏下,青龙在同学们手中舞舞生辉,上下腾飞,好似真龙一般,拍手声、叫好声汇成一片。龙年舞龙,体现出中国青年势不可挡、无所畏惧的勇气。龙集众长,和谐共生,体现出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城市胸怀。龙上九天潜深渊,象征中国人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
“东方红,太阳升……”朴实的语言,简单的歌词,真挚的情感,唱出了大家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在全体师生和养老院全体工作人员及老人一起高声合唱“东方红”的乐曲声中,本次慰问演出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正如【三句半】中表达的一样“欢聚一堂敬老院,服务管理暖心田,和谐社会真是好,超舒坦!”
撰稿人:中侨大学学生模拟政协协会宣传部沈杰 审核人:封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