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红色资源,汲取奋进力量|中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活动 |
|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15 浏览次数:158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好铸魂育人工程,12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前往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共同参加。
途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咏玲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述了侵华日军登陆金山卫的历史,为师生们参观金山卫抗战史料馆做好了思想铺垫。
走进史料馆,师生们近距离观看每一件展览品,在各类文史资料、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前驻足静思、凝神观察。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大家认真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偷袭登陆金山卫后的屠杀暴行及驻防守军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领导金山人民开展敌后持久抗战并走向胜利的历史史实。师生们在重温前辈们浴血奋战的故事时,也为日本侵略者所犯的残酷暴行感到痛心疾首,被抗日军民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舍家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随后,全体师生们一同至“十月初三”惨案被害乡民遇难墙前向遇难同胞献花,共同朗读了《和平宣言》。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场馆里的思政课’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侨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大思政课’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参观共色纪念馆、博物馆等,走近红色资源背后的故事,让文物资料成为鲜活的‘课本’,以体验+互动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思政理论课堂真正‘活’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封晓莉表示。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创新载体,全方位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强国使命感,厚植了思想政治课育人的种子,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