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提质培优——中侨马院联合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10-26   浏览次数:8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和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大思政课”协同共享机制。2023年10月26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了“思想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首先,全体教师重温了“大思政课”建设的文件精神,明确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深刻讲述世界大势、时代大潮、国家大局、社会大观和人生大理。此外,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要求有“大视野”“大课堂”“大载体”“大目标”“大团队”,实践育人“工具箱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从“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进而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统一。



其次,由中侨马院陈艳老师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示范展示。陈艳老师以这门课的社会实践为例,阐述了“绘述美丽乡村故事,绽放新时代学子风采”的选题依据,并从社会实践小选题、各选题具体要求、小组划分、进度安排、汇报形式与考核标准进行了展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变迁,感受时代脉搏,增强社会责任感。



最后,双方就推动“大思政课”创新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展开了深入且坦诚的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经验与做法,并达成以下四点共识:一是做好学情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特点以及关注的话题,让思政课瞄准学生的需求,走进学生的心里。二是灵活运用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合理安排课前热身十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三是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培养独特的教学风格,用富有激情、幽默、耐心和关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吸引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四是善于创设情境,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学生以启发,引起情感共鸣。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老师们受益匪浅,期待今后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并探索兄弟院校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互相借鉴和学习,整合与共享教育资源,共同提高“大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撰稿人:余杰

审稿人:封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