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文化精髓,赓续中华文脉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南京博物院开展学习调研 |
|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240 |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思政教师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凝心铸魂与立德树人的作用,提升教师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助力教学和科研的能力,用文化精髓厚植“大思政课”文化底蕴,让“大思政课”活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建了“大思政课”教师研学团队赴南京实地参观调研,开启“传承文化精髓,赓续中华文脉”研学活动。
研学教师首先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历史馆,按照展厅的布局以及历史脉络,依次参观学习了远古印象、史前神韵 吴越春秋、郡国华章 汉家故里、六朝迭兴 隋唐华彩、江淮多姿 宋元气象、盛世江南 明清辉煌等6个展厅,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随后,在特展馆中近距离观察了金蝉玉叶和鎏金银嵌宝石兽形铜研盒等镇馆之宝,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的压模、延展、錾刻、焊接等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华美。最后,研学教师在数字馆体验了文化与科技交相辉映的试听盛宴。其中的网络虚拟馆不仅在线复原了实体展馆,而且以网络为平台,集合游客智慧打造永不闭馆的“网上博物馆”,给人以沉浸式体验,参观者可以在触摸屏上自己动手给陶器绘制图案,创作完成后再入窑“烧制”,而且还能在“虚拟陶器”上印下姓名,把自己的作品留在博物院里,极大了提高了人们对文物的感知能力,熏陶了文化氛围。
南京博物院以其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展览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研学教师深刻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独特性,不仅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还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找到了灵感并探索到了新的方法。 此次南京博物院的研学之行对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推动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学教师从此次调研中收获了三点重要的启示:首先,思政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善用文化资源,从这些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厚植大思政课文化底蕴;其次,应用数字技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推进“大思政课”教学方法革新,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大思政课;最后,勇担文化使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现代文明,赓续中华文脉。 撰稿人:余杰 审稿人:封晓莉 |